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

时间:2024-04-17  分类:总结

“下无邪慝”与“主无遗忧”结构一致,单独成句,其前H处断开。

故选BEH。

11.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。

A.正确。功效;报效。句意:这就是任用贤能的功效。/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。

B.正确。轻视;一会儿。句意:轻视结党的人被黜退。/一会儿,月亮从东山上升起。

C.错误。回转;不久。句意:转足之间也就灭亡了。/不久又见鸡伸长脖子扭摆着头。

D正确。句意:平常的人,可以和亲近的人一起做好事。/才能赶不上平常的人。

故选C。

12.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。

D.“所以不用担心近臣对他产生不良影响”错误。根据材料二原文可知,魏征一方面称赞唐太宗为“上智之人”,柴绍、窦诞这些人不会“累圣德”;另一方面又提醒唐太宗“近习之间,尤宜深慎”,可见他还是担心近臣会对唐太宗产生不良影响。

故选D。

13.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。

(1)“比周”,结党营私;“蔽”,压制;“多”,称许。

(2)“长”,增长;“致”,使;“称为圣主”,被动句。

14.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,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。

由原文材料一“武王问太公望曰:‘举贤而以危亡者,何也?’太公望曰:‘举贤而不用,是有举贤之名,而不得真贤之实也。’武王曰:‘其失安在?’太公望曰:‘其失在君好用小善而已,不得真贤也。’武王曰:‘好用小善者何如?’……”、材料二“太宗谓侍臣曰:‘太子保傅,古难其选。成王幼小,以周、召为保傅,左右皆贤,足以长仁,致理太平,称为圣主。及秦之胡亥,始皇所爱,赵高作傅,教以刑法。……以此而言,复不由染。何也?’魏征曰:‘中人可与为善,可与为恶,然上智之人自无所染……’”可知,说理特点:都在对话中层层推进。

由原文材料一“王者何以选贤?夫王者得贤才以自辅,然后治也。……是以群臣比周而蔽贤,百吏群党而多奸。忠臣以诽死于无罪,邪臣以誉赏于无功:其国见于危亡”、材料二“近习之间,尤宜深慎”可知,说理目的:都强调了贤才对于君主的重要性。

参考译文:

材料一:君王为什么要选用贤才呢?君王得到贤才来辅佐自己,这样之后才能治理好国家。(不然的话,)即使有尧、舜那样的圣明,而不配备得力之臣,那么君王的恩德就不能传布,教化惠泽就不能施行。所以圣明的君王居于上位,应谨慎地挑选官吏,致力于求得贤才,设置四位大臣来辅佐自己,有才智超群的俊逸之才来管理百官。要使他们的爵位尊贵,使他们的俸禄优厚,进用贤才并使他们显赫荣耀,黜退行为不端的人并让他们从事劳作。因此君王就不会留下忧患,臣民中就不会有奸邪之人。百官能治理政事,臣下乐于职守;恩泽流布众生,滋润草木。从前,虞舜身边有禹和皋陶辅佐,不下殿堂而使天下得到治理,这就是任用贤能的功效。

周武王问太公望说:“有的君王能够举荐贤能却陷入危亡的境地,是为什么呢?”太公望说:“那是因为举荐了贤能却不能任用,所以只有举荐贤能的空名,而没有获得真正任用贤能的实效。”周武王又问:“那过失是在什么地方呢?”太公望说:“那过失在于君王好用小才罢了,不能得到真正的贤才。”周武王再问:“好用小才的人会怎么样呢?”太公望说:“那样的君王喜欢听人赞颂而不厌恶谗言。把没有才能的人当作贤才,把邪恶的人当作善良的人,把奸臣当作忠臣,把不诚实的人当作诚实的人。那样的君王认为称誉他的人有功,说他坏话的人有罪;(而)真正有功的人得不到奖赏;真正有罪的人不受惩罚;赞誉结党的人得到升迁;轻视结党的人被黜退。因此群臣就结党营私而压制贤才,百官们就拉帮结派而称许奸臣。忠臣因为受诽谤,无罪也被处死;奸臣因为受吹捧,无功也受到奖赏:这样国家就会出现危亡的征兆。”周武王说:“好!我今天才知道诽谤与赞誉的实情。”

材料二:

贞观十年,唐太宗对侍臣说:“辅导太子的官员,自古以来就难以选择。周成王幼年继位,任用周公旦、召公为太保、太傅,近臣都是贤人,足以增长其仁义,使国家得到治理,天下太平,(所以周成王)被称为圣明君主。到秦朝的胡亥,为秦始皇所宠爱,赵高当他的老师,教授他刑政苛法。等到胡亥篡位后,就诛杀功臣,残害亲戚,暴行不断,可转足之间也就灭亡了。由此说来,人的善恶,的确是受亲近的人的影响。我二十岁左右交往的人,只有柴绍、窦诞等人,他们的为人也不属于正直、诚实、博学这“三益之列,等到我登上这个宝座,治理天下,虽说赶不上尧、舜的圣明,大也避免了孙皓、高纬的残暴。由此说来,人的品质如何,又不受亲近的人的影响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”魏征说:“平常的人,可以和亲近的人一起做好事,也可以和亲近的人一起做坏事,但是拥有上等智慧的人自然不会受亲近的人的影响。陛下从上天那里接受使命,平定寇盗战乱,拯救所有百姓的性命,治理国家使其太平,柴绍、窦诞这些人怎能亏损陛下的圣明德行?但儒经上说:‘抛弃淫靡的音乐,远离奸佞的小人。’在对待亲近的人(对自己的影响)方面,尤其应该特别谨慎。”唐太宗说:“对。”

15.D 16.①“何妨”是反问的语气,表达了诗人非常期待在归途中能再次见到梅花参差绽放的心情。②“更遣”表示递进,体现了诗人进一步将心中这种期待请托于东风,希望它催着梅花依次盛放。③颈联由眼前赏梅而想象至梅花盛放之景,期待之情连贯递进,突出了诗人对梅花的期待与喜爱。

【解析】15.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。

D.“托物言志”错误。本诗主要是通过诗人自己的行为动作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之情,通过想象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,展现了诗人的闲情逸致,并没有“托物言志”表达诗人的志向。

故选D。

16.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。

“何妨失路参差见,更遣东风次第”,这两句写折梅之后,更觉春意逗人,因而产生了这样的感想:倘若能在归途中不时见到梅花,实为旅途中的快事。据此可知,山路梅花开在路旁,陪伴行人于路途之中,给人带来温暖与慰藉。

“何妨”表反问,用反问的语气加强情感,表达了诗人归途中能再次见到梅花参差绽放的期待。

“更遣”表示递进,诗人将心中这种期待请托于东风,希望它催着山路梅花盛开,陪伴行人于路途之中,使期待之情连贯递进。

颈联运用联想想象,写诗人希望能在归途中不时见到梅花,并寄意东风能依次把梅花吹放。由眼前赏梅而想象至梅花盛放之景,突出了诗人对梅花的期待与喜爱。

17.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(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/尘满面,鬓如霜/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)

【详解】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。

易错字词:坼、乾坤、锱铢、潦、衰、斑。

18.B 19.语句③可修改为:弹响声实际上是关节腔内气体扩散波的振动声。语句⑩可修改为:破裂时就会发出(产生)响声。

【解析】18.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词语含义的能力。

B项中的“是”与文中加点的“是”都是动词,起判断作用,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、属性。

A.是动词,用在名词前面,含有“适合”的意思;

C.是动词,表示所说的互不相干,不能混淆;

D.是动词,在上半句里“是”前后用相同的名词、形容词或动词,表示让步,含有“虽然”的意思。

故选B。

19.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。

语句③,搭配不当,“弹响声实际上是……振动”主宾不搭配,应改为“弹响声实际上是……振动声”。

语句⑩,搭配不当,“发生响声”动宾不搭配,改为“发出(产生)响声”。

20.①将“清凉浴”加上引号,简明扼要的交代了水稻淋雨的状态;


-->> 5/6 文章未完,请继续阅读

以上就是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,望能这篇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可以帮助您解决问题,能够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是非常好学习网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。